腊月江上暖,南桥新柳枝。
春风触处到,忆得故园时。
终日不如意,出门何所之。
从人觅颜色,自笑弱男儿。
图片
“腊月江上暖,南桥新柳枝”,腊月时节江水两岸日渐和暖;南桥一带的杨柳已发出新芽。诗人开篇点题,他发现西南一带的气候与北方相比,大有不同,在这里,春天似乎来得更早一些,即使在腊月时节,气温已渐渐回升,已颇觉和暖。在这样的日子里,诗人来到成都南桥一带,发现南桥一带的杨柳早已返青,柳条如丝,随风依依,千里光图片为世间增添了希望的色彩,向人们宣告着春天到来的消息。图片
“春风触处到,忆得故园时”,春天的和风吹遍各个角落;这使我回忆起在故乡的旧时光。这一联承接首联,诗人的把注意力从绿柳扩展到整个春天,他发现,在和暖清风的吹拂之下,那些蛰伏的生命正在萌动,世界重新焕发出生机。此情此景,使那些旧时光在一瞬间涌上诗人的心头。诗人原本以为自己遗忘了,但在这一瞬间,那些在故乡度过的春日时光仿佛都复活了,这使他感到莫名的惆怅。在这里,诗人以乐景衬哀情,人才招聘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。图片
“终日不如意,出门何所之”,我觉得一整日都不符合心意;离家远行为的是什么呢?在这一联中,诗人的笔触一转,由眼前的春景转到关注自己的内心。诗人在成都过得并不顺心,在这里,他没有施展才华抱负的机会;在这里,他思念家乡却没有抽身离开的机会;在这里,他找不到存在的意义。于是,诗人问自己,离开家乡,跋涉万里,来到成都,这一切的目的是什么呢?意义是什么呢?图片
“从人觅颜色,自笑弱男儿”,投靠他人要小心地察言观色;我不禁嘲笑自己男儿气短。诗人由此联想自己的生存状态,在节度使幕府中做幕僚,面对节度使和同僚,需要时刻小心翼翼,察言观色,生怕说错话,生怕做错事,层层束缚,难得自由。想到这里,诗人不觉哑然失笑,追忆过往,自己也曾有过雄心壮志,而如今,却寄人篱下,察言观色,那当年的雄心壮志还有来得及实现就已成空,怎叫人不伤感?图片
在人生暮年,诗人投靠剑南节度使,在腊月的某一天,他写下这首诗。在首联中,诗人写成都一带的气候,这异乡的气候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。诗人思乡而不得归去,只能继续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,不知何时才是终了。于是,诗人不禁自嘲,不知人生何处是归途。★